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70 章(1 / 7)

一顿晚饭结束后,在场的众人已经知道了蒋若辉为什么要转400米的原因。

周宇昂一脸惊奇:“可以啊辉子,所以最早那个教练发掘你的时候,看中的是你的400米天赋,结果你在G省体工队的100米单项里也混得风生水起?”

要知道,G省体工队短跑组的100米单项,号称国内省队最强。

郑天锡、高天武、叶明浩、冯晓峰……

国内数得出名号的100米短跑健将,排名前15的至少有5位是出自G省体工队。

这样的实力,确实称得上是国内男子百米短跑的第一强队。

而蒋若辉在G省体工队内年轻一代选手中,实力和受重视的程度仅次于叶明浩。

不说别的,叶明浩2019赛季中10秒44的成绩,在国内男子百米选手的赛季成绩排名中就位列第14位。

这样的天赋和表现,却是蒋若辉在做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后所取得的成绩。

也怪不得周宇昂惊奇了。

他忍不住对着蒋若辉道:“可以啊,那按照辉子你的这个速度能力,如果去跑400米的话,不是分分钟打开46秒大关?”

蒋若辉沉默两秒:“……也没有那么夸张,你当我是苏小屿啊?”

吐槽了周宇昂之后,蒋若辉道:“之前在省队的时候我原本就打算跟教练组提这个事情,是叶子建议我到国家队后再提这个想法。”

“现在首周的体测和前期适应性训练已经结束,新一周的训练已经开始,所以我打算明天尽早跟集训的教练组提一提这个想法,如果教练组允许的话,或许会尝试开始进行400米的训练……”

说到这里,蒋若辉拧了拧眉头:“不过,我这几年进行的都是100米的专项训练,主要的训练方向包括爆发力、力量与起跑技术和前程节奏流畅度等方面的训练,像是400米中较为重要的速度耐力还有整体速度节奏掌控方面的训练是非常欠缺的……”

苏屿听着蒋若辉的话,想了想,明白了蒋若辉的意思:“……你是怕现在临时转项目到400米,很难追得上其他选手几年训练时间的差距。”

蒋若辉苦笑了一下,点了点头:“是。”

他并没有否认这个想法,主要是就在他们几个好朋友面前,否认这种事情没有什么意义。

苏屿在听到蒋若辉的肯定后,开口道:“我觉得没有问题。”

“虽然你有劣势,但是你一样也有优势。”

蒋若辉在听到苏屿的话之后,短暂的愣了一下,然后很快明白了过来:“小屿你说的是我的速度能力?”

苏屿认真的点头:“是。”

不论是100米短跑还是400米短跑,哪怕在训练内容和实际的技巧重点上有所区别,但是它们都属于短跑。

属于短跑的意思也就是——都注重速度能力。

过去国内的短跑人才选拔,绝大多

数的选手在选拔之后,不管是更适合100米还是更适合400米,总之都是由100米这里的教练先一步选材,等合适的人都被选走了之后,才会有余下的一些选手被选拔去进行400米的训练。

甚至因为400米不受重视的缘故,有的省队连练400米的选手都没有。

即便这个赛季因为苏屿和林泽凯的采访内容,田管中心和国家队’重拳出击’,强调了’因材施教’的适材教育,开始逐渐有其它单项的选手转到了400米单项中,但是400米短跑的选手先天条件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

跟这些选手相比较,目前男子百米在全国都能排到前15位的蒋若辉,那基本上就是降维打击。

以目前国内男子400米选手中排名较为靠前的几位来看,张明亮的100米个人历史最好成绩10秒85,林泽凯只有200米的兼项成绩21秒07,根据这个成绩判断,他的100米成绩应该会更好一些,但是由于没有具体成绩和比赛经验,粗略估算100米能力应该在10秒60左右。

李铭洲的100米成绩10秒93,刚好勉强卡到100米的国家一级运动员的线上。

对比这些目前国内一流的400米选手成绩,再看看蒋若辉目前10秒44的百米个人最好成绩……

苏屿笃定地道:“只要能力测试通过,教练判断辉子你的速度耐力这些方面的潜力没有问题,他们一定非常欢迎你转去400米!”

毕竟跟100米这里相比,国内现在的400米人才是真的稀缺——就以明年的世青赛来说,苏屿不参加世青赛的话,100米还有叶明浩和冯晓峰,200米至少还有周宇昂顶着,而400米……

苏屿觉得刘教练应该也非常为400米的选材感到头疼。

现在如果辉子能够转项目到400米,刘钦龙教练大概会是喜出望外的,虽然负责100米项目的孙教练大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